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|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综合|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91|日韩国产在线激情不卡二区|欧洲中文字母久久-星影控站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研究領域 > 消化系統

AAV在胰腺研究中的靶向策略(干貨&應用合集)

胰腺是重要的分泌器官,由外分泌組織(腺泡)、內分泌組織(胰島)、胰管和血管組成,這些結構的功能障礙會導致不同的胰腺疾病發生。鑒于胰腺的解剖位置和復雜結構,胰腺疾病的基因治療需要針對不同胰腺部位進行有效的基因傳遞。多項研究表明,相比腺病毒和慢病毒而言,腺相關病毒更能有效轉導胰腺,已作為一種明星載體在胰腺研究中展開應用。今天小V就帶大家一起學習一下rAAV在胰腺基因工程中的選擇策略。


一、血清型的選擇
研究表明AAV8在胰腺中具有相對較高的轉導效率。
Cheng H等研究證明,AAV8對胰腺的轉導效率優于AAV1、AAV2、AAV5血清型,且持續表達時間較長(圖1);進一步通過胰腺導管給藥觀察不同血清型的組織分布發現AAV8可以高效轉導胰腺組織(圖2),并且轉導效率呈劑量依賴式增加(圖3)。

圖1.不同AAV血清型和慢病毒對胰腺的轉導效率比較
病毒:ssAAV1、2、5、8,LV
啟動子:CMV
注射量:AAV:1011 VP;LV:1.5×107 IU
注射方法:胰腺導管給藥
(Cheng, H., et al. J Biomed Sci, 2007.)


圖2. 不同血清型AAV經胰腺局部給藥后的組織分布
病毒:ssAAV1、2、5、8
啟動子:CMV
注射量:1011 VP
注射方法:胰腺導管給藥
(Cheng, H., et al. J Biomed Sci, 2007.)


圖3. AAV1和AAV8對胰腺轉導的劑量反應
病毒:ssAAV1、8
啟動子:CMV
注射量:108-1011 VP
注射方法:胰腺導管給藥

· 維真AAV8感染小鼠胰腺效果圖 ·

(Insulin:紅色熒光  GFP:綠色熒光)
病毒產品:AAV8-insulin-GFP
病毒用量:1012 vg
注射方法:膽總管(十二指腸壺腹開口處)

二、AAV載體的選擇
研究表明scAAV對胰腺的轉導效率也較高,且不同血清型轉導效率與給藥方式、啟動子和注射量等密切相關。體外感染分離的胰島時,scAAV6的感染能力強于scAAV1、scAAV2和scAAV8;通過全身給藥時(腹腔體內注射),scAAV8比scAAV6轉導效率強(圖5);而通過胰腺導管給藥時,scAAV6強于scAAV8、9,可以有效轉導腺泡、導管、胰島在內的多種胰腺細胞(圖6)。
圖5.不同血清型dsAAV-CB-GFP載體對體外胰島和體內胰腺的轉導效率比較
病毒:scAAV1、2、5、6、8
啟動子:CB
注射量:5×1011VG
注射方法:腹腔注射
(Wang, Z., et al. Diabetes, 2006.)

圖6.胰腺導管給藥時,scAAV6轉導效率強于scAAV8、9
病毒:scAAV6、8、9
啟動子:EF1α
注射量:1×1011VG
注射方法:胰腺導管給藥
(Quirin, K.A., et al.Mol Ther Methods Clin Dev, 2018.)

三、啟動子的選擇
為了在胰腺特定細胞中實現AAV介導的轉基因表達,可以選擇胰腺組織特異性啟動子,目前文獻中推薦的啟動子是胰腺β細胞特異性啟動子Insulin和PDX1,可以有效介導基因在胰腺β細胞的特異表達。
四、注射方式的選擇
在胰腺研究中,常用的給藥方有腹腔注射、靜脈注射和胰腺導管內注射。不同給藥方式會影響AAV載體對細胞的轉導能力。研究表明,與導管內給藥相比,ssAAV8和ssAAV9載體對胰腺的系統性給藥會導致其轉導率降低.(參考文獻“Safety and Efficacy of AAV Retrograde Pancreatic D)

因此,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注射方式十分重要。系統性給藥方式(腹腔注射和靜脈注射)的操作方式不再贅述,在此介紹一下胰腺導管內注射的操作方式(僅供參考):
1、將小鼠進行麻醉后手術打開其腹腔,在膽囊底部切一小口,將特定的導管插入膽囊管中;
2、將導管置入總膽管,并在膽管和導管周圍用微鉗夾固定,以防止載體反流進入肝臟;
3、將微鉗夾置于Oddi括約肌上,避免載體漏入十二指腸,將100μl AAV載體通過導管緩慢注入胰管,腺體均勻腫脹則證明給藥成功;
4、灌注5min后取下上述兩個微鉗夾;
5、取出導管,手術縫合小鼠腹腔傷口。
6、術后,將小鼠放置在加熱墊上待其恢復后放回籠子。

· 總結  ·
在胰腺研究中,不同AAV血清型轉導效率與AAV載體選擇、啟動子以及給藥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:
①通過胰腺導管給藥方式,ssAAV8比ssAAV1、ssAAV2、ssAAV5轉導效率強;
②通過全身給藥,scAAV8比scAAV6轉導效率強;通過胰腺導管給藥方式時,scAAV6強于scAAV8、9;
③ssAAV8、9經胰腺導管給藥比經全身給藥轉導效率強。
小V建議您實驗前根據實驗目的綜合選擇合適的載體、血清型、啟動子和注射方式,以實現基因的高效長久表達。



客戶案例分享1
“Autotaxin signaling facilitates b cell dedifferentiation and dysfunction induced by Sirtuin 3 deficiency”(IF=6.448)
外周組織β細胞功能缺陷和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(T2D)的主要病理生理學特征。β細胞去分化是導致β細胞功能缺陷進而促進T2D進展的因素之一。研究表明,控制β細胞去分化可作為改善β細胞功能的一種潛在治療策略。此外,多項研究證實胰島中SIRT3蛋白的表達與β細胞功能障礙密切相關。
先前的研究已發現,β細胞Sirt3特異性敲除的小鼠在HFD喂食后,糖耐量和胰島素分泌受損;胰島Sirt3缺失后Enpp2(又稱ATX)蛋白表達增強,Enpp2/ATX是一種具有溶血磷脂酶活性的分泌酶,可產生溶血磷脂酸(LPA)。在此研究中,作者假設ATX/LPA通路的激活促進了Sirt3缺陷β細胞的去分化,并將LPA或LPC(ATX可將其水解產生LPA)應用于Sirt3缺失的MIN6細胞系和小鼠胰島,以研究LPA對β細胞去分化的影響及其潛在機制。
研究顯示在Sirt3缺失的MIN6細胞和小鼠胰島中,ATX表達上調導致LPC增加,進而使LPA產生增加。LPA的增加不僅誘導了MIN6細胞和小鼠胰島的可逆去分化,而且還減少了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分泌。機制上,ATX/LPA通過誘導JNK/p38 MAPK磷酸化促進β細胞脫分化。使用AAV8體內抑制ATX(AAV8-Atx-shRNA)可以改善HFD喂養的Sirt3缺失小鼠的胰島素分泌并減少β細胞的去分化。


圖7. Sirt3-ATX/LPA通路在胰腺β細胞去分化中的作用機制
基因信息:Atx,外核苷酸焦磷酸酶/磷酸二酯酶蛋白家族成員
病毒產品:AAV8-Atx-shRNA、AAV8-scramble(insulin 1啟動子)
實驗動物:8周齡雄性小鼠
注射方式:腹腔注射
注射量:1×1012 genome copies
注射體積:100 μL
研究者使用腺相關病毒載體AAV8選擇性抑制了ATX在正常小鼠和Sirt3 f/f;Cre/+小鼠胰島中的表達。病毒注射8周后,進行6周的HFD喂食。胰島ATX蛋白水平的降低證明了AAV8病毒的有效傳遞。隨后的多項實驗測試表明胰臟β細胞中ATX的敲低不僅可以挽救HFD誘導的葡萄糖耐受不良,恢復胰島素的分泌,還減弱了HFD誘導的Sirt3 f/f;Cre/+小鼠中JNK/p38 MAPK信號的激活,抑制β細胞的去分化。這些結果證實了ATX在體內對β細胞去分化的病理作用。

圖8. Sirt3 f/f;Cre/+小鼠ATX的特異性敲低改善了HFD誘導的葡萄糖耐受不良

圖9. Sirt3 f/f;Cre/+小鼠ATX的特異性敲低改善了HFD誘導的β細胞去分化

案例分享2

“HRD1 an important player in pancreatic β-cell failure and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ype 2 diabetic mice”(IF=9.461)
2型糖尿病(T2D)是一種以血糖持續升高為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,研究報道胰臟β細胞衰竭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不足與T2D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。HRD1 (HMG-CoA reductase degradation 1),是內質網應激相關E3泛素連接酶的代表,通過靶向并有效降解錯誤折疊的胰島素原維持胰島β細胞的功能,HRD1的缺失會導致胰島素分泌(GSIS)受損。研究報道HRD1在 Akita糖尿病小鼠胰島中表達上調。NCBI GEO數據庫的基因組數據顯示,T2D患者胰島細胞HRD1 mRNA水平升高。然而,HRD1在胰島β細胞中的特異性病理作用仍不明確。
大量的β細胞轉錄因子在成熟β細胞功能的維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其中,轉錄因子v-maf 肌腱膜纖維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(MafA)僅在胰腺β細胞中表達,是β細胞形成和功能所需的關鍵因子。盡管泛素誘導的降解是糖尿病條件下β細胞中MafA減少的主要原因,但E3泛素連接酶在調節MafA活性中的具體作用仍有待探索。
在本研究中,研究者發現HRD1在T2D病人和T2D小鼠胰島中過度表達。功能研究表明,β細胞HRD1的特異性過表達引發了胰島素分泌受損,最終導致嚴重的高血糖;相反,在糖尿病模型中,HRD1基因的下調改善了血糖控制和反應。蛋白質組學分析表明HRD1與β細胞功能調控因子MafA可能存在相互作用。機制上,HRD1作為E3泛素連接酶,在糖尿病β細胞中靶向MafA的泛素化和降解,導致細胞質中MafA的積累,并降低其在細胞核中的生物功能,進一步導致β細胞功能障礙。本研究揭示了HRD1可作為2型糖尿病的治療靶點,確立了靶向HRD1對T2D治療的重要性。
基因信息:HRD1
病毒產品:AAV8-MIP–shHRD1–GFP、AAV8-MIP-HRD1-GFP、AAV8-GFP-control
病毒滴度:1012 GCP/mL
注射方式:胰腺導管內注射,6 μl/min
研究人員通過胰腺導管給藥AAV8-MIP-shHRD1-GFP,注射入雄性C57BL / 6J小鼠胰腺導管,特異性敲低小鼠β細胞中的HRD1,免疫熒光證實了AAV載體在體內的有效傳遞(圖10)。
圖10. 胰腺導管給藥AAV在體內的有效傳遞
隨后作者將AAV8-MIP-shHRD1注射入HFD飼喂的糖尿病小鼠胰腺導管,2周后,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明顯下降。4周后,糖耐量試驗(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,IPGTT)結果顯示糖尿病小鼠血糖反應和血清胰島素水平明顯改善。AAV-shHRD1注射db/db小鼠的葡萄糖反應也有改善。綜上結果表明HRD1在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和糖尿病中發揮重要作用。

圖11. 抑制HRD1可改善糖尿病小鼠高血糖和葡萄糖耐受不良
研究人員通過胰腺導管內注射AAV8-MIP-HRD1,注射后胰島HRD1蛋白水平明顯升高,小鼠的空腹血糖和復餐血糖水平顯著升高,獲得β細胞HRD1特異性過表達小鼠。IPGTT結果顯示糖代謝嚴重受損,HRD1特異性過表達的小鼠血漿胰島素水平表現紊亂。上述結果表明β細胞HRD1上調可誘發高血糖并損傷胰島素的分泌。
圖12. HRD1過表達引發高血糖和葡萄糖耐受不良


案例分享 3

“Inhibition of miR-155 reduces impaired autophagy and improves prognosis in an experimental pancreatitis mouse model”(IF=8.469)

急性胰腺炎(AP)是一種胰腺炎癥疾病,其特征是蛋白酶異常激活、實質損傷、胰腺自消化、腺泡細胞凋亡和壞死以及強烈的炎癥反應。AP的早期階段,胰腺的損傷和炎癥會引起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(SIRS),可導致單個或多個器官衰竭,這也正是AP早期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。然而,AP引起的器官衰竭的病理機制還尚未闡明。
MiR-155是一種在炎癥反應促進和抗炎通路激活抑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miRNA,已有研究表明,miR155在胰腺炎樣本中表達上調。已知自噬受損可促進酶原激活、腺泡細胞分泌異常、細胞死亡和炎癥反應進而加重AP;此外,有研究表明miR-155在多種疾病中促進自噬。本研究旨在通過調節自噬探究miR-155對AP病程的影響。
基因信息:miR-155
病毒產品:AAV9-miR-155、AAV9-miR-155 sponge
注射體積:病毒稀釋液50 μL
注射方式:尾靜脈注射
檢測時間:注射3周后
首先,本研究構建了AP小鼠模型,利用AAV9載體介導miR-155和miR-155 sponge在AP小鼠胰腺中進行有效傳遞,發現miR-155靶蛋白TAB2的表達受到明顯調控。此外,miR-155表達的調節可以影響蛙皮素誘導的AP嚴重程度,進一步研究發現沉默miR-155可以抑制不能與溶酶體融合的自噬小體的積累,并通過靶向TAB2減少胰腺炎癥,從而改善AP模型小鼠的胰腺和肺損傷。此外,自噬抑制劑3-MA可以減少自噬小體的異常積累,從而減輕因miR-155水平升高而加重的胰腺損傷。本研究表明調節miR-155的表達可能是治療或預防胰腺炎的一種潛在策略。

圖13. AP中miR-155和自噬的調節機制
研究者通過小鼠尾靜脈注射AAV介導的miR-155和miR-155 sponge,3周后檢測miR-155的表達量,發現AAV9介導的miR-155在胰腺中有效傳遞,并且高滴度的AAV9對miR-155的表達影響更為顯著(圖14)。

圖14. AAV9介導的miR-155在胰腺中有效傳遞
進一步研究miR-155的調控對蛙皮素誘導的AP程度影響,通過胰腺水腫、炎癥細胞浸潤、腺泡細胞的病理改變以及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,發現上調miR-155可以加重蛙皮素誘導的AP嚴重程度,而下調miR-155可能對實驗性胰腺炎具有保護作用。

圖15. miR-155表達的調控影響蛙皮素誘導的AP嚴重程度


試用裝免費申請

 備案號:    網址:www.wzbio.com.cn

丨免費試用裝丨